
400 825 3337
推廣使用低溫空氣源熱泵熱風機或電鍋爐與電熱電纜設備(電熱毯、電褥子等)、電熱炕等組合電供暖方式。選取可持續、取暖效果佳、可靠性高、經濟性好的采暖設備組合。
生物質蒸汽集中供熱、空氣能集中供熱補貼參照集中供熱補貼政策。煤改電、煤改氣等專項改造項目補貼政策參照執行……
按設備中標價格70%進行補貼(2P空氣能設備最高補貼4000元/戶,3P及以上空氣能設備最高7000元/戶),給予改造企業設備補貼,改造戶支付補貼后的差額部分……
內蒙古政務服務網發布《新城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新城區保合少鎮2022年燃煤散燒綜合整治“煤改電”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等多個文件……設置空氣源熱泵采暖系統2300臺(套)及相關配電設施……
昌吉市按照“宜電則電、宜氣則氣”的原則,穩步推進適合區域實施煤改電、煤改氣、生物質取暖工作,持續推進散煤治理,推進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建設,實現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共贏……
財政部、住建部、環保部、能源局(以下簡稱“三部一局”)公示了2022年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25個試點城市名單,呼和浩特市位列其中。該項目實施期為3年(2022-2024年),據悉,該市將用3年時間實現清潔取暖率100%。
2022年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城郊村采暖“煤改電”工程計劃改造7901戶,投資概算1.47億元,其中財政補貼約1.18億元……
祁縣清潔取暖散煤清零項目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近日公布。根據該表內容顯示,根據省、市要求,結合祁縣實際以集中供熱和“煤改電”雙策并舉,擬實施清潔取暖改造4.06萬戶,實現行政區域內散煤全部清零……
過去一年,由于面臨原材料漲價、限電限產、工程項目延期等多重壓力,空氣源熱泵行業發展受到極大阻礙,但整體市場依舊實現了高速增長,行業規模首次突破200億元,整體銷售額實現24.8%的增長率。
財政部、住建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組織專家對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示范項目進行了競爭性評審,中衛市成功通過評審,喜獲9億元資金支持。
根據《延安市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方案》內容顯示,延安市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熱則熱,力推電代煤、穩推氣代煤,積極推進生物質、光伏、光熱能等多種清潔能源取暖方式,3年熱源側改造共完成27.54萬戶、2854萬㎡,其中市區約5.06萬戶、695萬㎡,縣城建成區8.98萬戶、1146萬㎡,農村地區13.5萬戶、1013萬㎡。
寶塔區將對鳳凰、寶塔、南市、柳林、萬花等城市6辦城郊7鎮進行清潔取暖改造。計劃改造約65343戶,占地面積1960290平方米,力爭年內完成。擬采用“煤改電、煤改氣、煤改生物質”等技術路徑,其中,煤改生物質51000戶、煤改氣7951戶、煤改電6392戶。項目總投資39843萬元,其中,擬申請中央資金6534萬元,市級配套資金3267萬元,區級配套資金3267萬元,自籌資金26774萬元。
燃煤散燒治理方面,主要開展燃煤散燒清零行動,通過煤改電、煤改氣、集中供熱等方式改造2775戶,預計8月底整體完工。
分戶式“煤改電”:每戶配備一臺低環境溫度空氣源熱泵熱水機(制熱量不小于3kW)、一臺電磁爐、電熱炕(面積5平方米)以及線路改造;共涉及4個鄉鎮20個村5274戶。分布式“煤改電”:分布式“煤改電”主要包括熱源站(空氣源熱泵機組構成)建設、管網建設、一臺電磁爐及電熱炕(面積5平方米);共涉及2個鄉鎮(街道)2個村(崔家窯村、東邵莊村)856戶。
在熱力管網覆蓋不到的區域,選擇適宜的“煤改電”取暖路線,積極推廣集中式電采暖、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熱風機等高能效比、低功率的采暖設備,禁止招標電鍋爐、電暖器等低能效比的采暖設備,降低居民用電成本。加快配套電網改造,做好“煤改電”計劃任務和電網改造計劃的銜接,確保電力供應安全可靠。
積極推進清潔取暖“煤改電”供熱。在集中供熱熱力管網覆蓋不到的區域,原則上選擇空氣源熱泵作為清潔取暖“煤改電”設備。
經朔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研究決定,擬將剩余7814.506萬元按照各縣(市、區)2022年度集中供暖改造戶數平均用于支持集中供暖改造工程。
持續優化供熱結構,堅持從實際出發,有序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地熱能、空氣能、太陽能等多種方式清潔取暖改造……
成功入選2022年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擬支持城市名單,為西寧市持續推進冬季清潔取暖,改善群眾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質量提供了有力支撐。
回民區將利用9個月時間,徹底整治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燃煤散燒問題,實現清潔取暖改造“全覆蓋”。同時,全面加強散煤管控,堅決做到散煤不入城、不進村。
項目估算總投資4634.53萬元。政府政策性補助資金3390萬元……
農戶因地制宜實施“太陽能+”取暖、生物質能取暖、地熱取暖項目,積極推進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熱風機和各類蓄熱式、直熱式電采暖技術、燃氣壁掛爐等分散式清潔取暖設施。
2022年,北京市將重點推進延慶、密云和門頭溝區的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優化清潔供熱布局和綠色供熱體系,推動剩余山區和淺山區農村清潔能源替代,基本實現本市供熱“無煤化”。